新版在界面細節(jié)的板式設計做了微調(diào),使用了更大更清晰的多圖片布局與新的文字排版引擎,使用起來流暢度大幅提升,同時也能在評論中添加圖片了。首次支持 Force Touch,當你用力按頭像或鏈接時可快速預覽用戶主頁、微博詳情、話題頁及其它外部網(wǎng)頁。
WeiboX 是一款免費的Mac微博客戶端,與主流微博客戶端相比,雖然設計不夠精美,但結(jié)構(gòu)緊湊,操作方便,內(nèi)容布局合理,功能全面,該有的功能都有,對于我來說完全夠用。
WeiboX 支持Retina顯示屏,擁有一個根據(jù)關鍵字/用戶名/微博來源做條件的內(nèi)容過濾器,如果你不想為付費買單,可以考慮這款小軟。
功能特性:
“新浪微博是中國最好的原創(chuàng)平臺,讓小眾推薦來幫助你發(fā)現(xiàn)與呈現(xiàn)更好的內(nèi)容”。作為又一款第三方微博新秀,如何在“微博開放平臺”步步收權(quán)的今天殺出一條特色之路呢?無論怎樣,勇氣可嘉的小眾推薦給出的答案。
受眾者
“你是如何使用微博的?”這個看似不是問題的問題中包含不同的用戶群。有重度用戶:原創(chuàng)轉(zhuǎn)發(fā)評論點贊,各種互動火力全開;有輕度用戶:正常瀏覽,少量轉(zhuǎn)發(fā)評論,原創(chuàng)不少;或是另一種:只瀏覽,其余互動幾乎沒有。雖說大部分用戶都屬前兩者,但生活中也不乏那“另一種”,而小眾推薦就是抓住了那一部分用戶的使用特性創(chuàng)造了這款以“只讀”為核心的第三方微博客戶端。所以,文章至此,重度用戶則不一定對下文感興趣了。
初次打開小眾推薦,從其設計與交互都覺得與“微博”這個具有濃厚社交屬性的詞相距小遠。為什么這么說呢?首先,映入眼前的是以內(nèi)容為主的 Timeline,而這種似卡片又非似的排列削減了每條獨立微博的概念,反而帶來的是一種“這些內(nèi)容你就看吧”的感覺,給人一種無雜念只讀的氛圍,從而也減少交互的沖動。而若不點擊微博進入詳情連內(nèi)容中,連@ 的用戶甚至都不會以鏈接的形式呈現(xiàn),可見其將“只讀”的概念強調(diào)到了什么一個程度。
而左右滑動的手勢也和諸如墨客,VVebo 的有著本質(zhì)區(qū)別:左劃為已閱讀,右劃為收藏。此處筆者有些不理解,若右劃為了收藏好內(nèi)容,那么左劃來標記已閱讀有什么意義呢?看過的內(nèi)容不就過去了嗎?干嘛還需標記呢?不過,后來筆者才有些猜測出此左劃的意義所在是 APP 設計者的一個不同尋常的理念:碎片化閱讀。有種類似諸如 Pocket 或 Instapaper 這類稍后閱讀的方式。即所有在 Timeline 中的微博就如同已保存在 Pocket 中的文章,供用戶有碎片化的時間中閱讀掉,而已閱讀的就左劃標記,有價值的就右劃收藏,直至閱讀列表里沒有新的微博。這種設計交互理念一反正常刷微博的習慣,而是否接受還得根據(jù)用戶的具體體驗。
當點擊進入某微博詳情中,會有一個“推薦給大家吧”的小飛機圖標。其旨在推薦到“小”這一信息流中供所有使用小眾推薦的用戶閱覽,這也更是與 APP 名稱相互輝映。筆者理解為:“小”這一欄就類似于一種“熱門微博”的錯覺,只不過是由此 APP 的用戶推薦,僅供次APP 的用戶閱覽的小眾推薦內(nèi)容。
既然作為“只讀”概念主打的微博客戶端,影響閱讀首當其沖的自定義字體還是不可少的。小眾推薦包含了 4 種額外字體可供選擇。除了字體外的字號也有細化的可調(diào)節(jié),和列表短圖模式。
在強調(diào)“只讀”概念的同時,基本微博功能:轉(zhuǎn)發(fā)和評論也是不可少的,只需進入微博詳情即可操作。而其所稱的對話式評論,雖說亮點不大,但也是清晰自然的。
當然了,作為初生牛犢,多多少少的不完善也是無法避免的。其中影響瀏覽微博的一大不便就是多圖下只顯示第一張單圖,進入詳情才可查看所有;同時,GIF 這類圖片則需點擊進入該條微博詳情后再點擊 GIF 才可查看。而列表的設計上仍沒有非常打動筆者,總覺得還不夠精致,“只讀”的體驗感不夠強烈,文字圖片太過于平行并列,配色還是缺乏層次感。同時,夜間模式這種筆者一向認為是 APP 剛需的功能還沒有加入,望盡早改善。
在如今生存空間如此之小的第三方微博客戶端領域,仍然不乏有創(chuàng)新的產(chǎn)品出現(xiàn),實屬不易,值得點贊。同時,俱筆者了解:其團隊正在招賢納士,有著開發(fā) Android 和 Windows Phone 的打算,看來決心確實不小。同時,此 APP 的“只讀”理念也是很值得贊揚的,“換種看法,讀微博”,“雜志化沉浸式閱讀”的確是一部分人的需求,小眾推薦做到了這點。并且,此 APP 仍然免費,所以,喜歡的讀者不妨收了,而重度微博用戶則不必考慮了。
]]>不用贅述,相信大部分使用第三方微博客戶端的用戶都知道 Weico。事實上,作為備受矚目的老牌第三方,“小章魚”也帶來過不少爭議:無論是之前的“端口被惡意使用致使部分用戶被盜號”事件,還是在今年4月初的“微博開放平臺”的限制調(diào)整后 Weico Pro 悄然下架,都給用戶帶來了諸多不便與猜疑。不過,終于在4月中旬,Weico Pro 4 的回歸終究未讓用戶們失望。
由于 Weico “干兒子”的特殊身份,同為第三方的“小章魚”始終擁有羨煞旁人的更豐富的 API。而更接近原生客戶端的 Weico 也一直牢牢地抓住了用戶的心:既可以遠離官方客戶端的各種冗雜功能,又能在第三方中體驗到幾乎全部的必要功能。所以,“贊”,搜索,帶圖私信,更完善的熱門微博,甚至微博發(fā)表的分組功能都囊括在內(nèi)。總之,幾乎滿足了普通用戶的全部微博使用功能。相信絕大部分用戶也是被其深深地吸引。
Pro 4 較 Pro 3 去除了曾經(jīng)的頭牌特色功能:花樣皮膚(最新版中仍然無法添加在線皮膚)。取而代之的則是更簡潔實用的白天黑夜模式,會根據(jù)時間段自動切換皮膚。同時, 也增加了全屏瀏覽模式,和更加詳細的字體大小和行間距的調(diào)整設置。
劃出側(cè)邊欄,會清楚地看見離線功能。此功能會緩存200條微博內(nèi)容供以后無網(wǎng)絡或網(wǎng)絡不佳等其他情況下瀏覽,實用與否還得取決于每個用戶的具體情況。
自定義字體。事實上,Weico Pro 4 與最先加入此功能的 Moke 略有不同:Moke 中直接提供了 4 中字體選項,下載選用即可;而 Weico Pro 4 中則是通過 Wifi 進行傳輸,傳輸完畢后在顯示設置中更改即可。雖說也提供了更改字體的功能, 但是不論是添加字體還是刪除字體都顯得略為繁瑣。
iOS 8 系統(tǒng)級分享, 部分用戶的最愛。不贅述。
上文中,筆者雖提到同作為第三方的 Weico Pro 4 擁有其他第三方無法獲取的端口權(quán)限,但“干兒子”始終不是“親兒子”,在微博開放平臺的最新調(diào)整后,Weico 也難逃此劫。經(jīng)過測試,Weico 的確會比其他第三方多刷出一些較早微博,但也只是一些,若長時間不刷新 Timeline,過早微博無法加載也是不可避免。
好的用戶體驗始終是用戶的追求,APP 的前景之路也始終是由無數(shù)次的更新完善而鋪設的。雖說 Weico 的功能體驗還不錯,但相較于第三方齊發(fā)的大背景,不努力和創(chuàng)新也難逃被歷史淘汰的結(jié)局。事實上,Weico 也經(jīng)歷過幾次危機,但其并未因此做出大的改進,反而更顯得原地踏步。坐擁著如此令人羨慕的權(quán)限端口,卻總給人一種未將其最大化開發(fā)利用的感覺,也是令筆者少許失望。并且,連卡頓這種最基本的問題仍然無法解決,筆者機器瀏覽 Timeline 時始終會有那種隱隱約約的一頓一頓的感覺。而作為其他同類的第三方客戶端,它們雖沒有更完善的權(quán)限,卻始終努力創(chuàng)新著為用戶用心開發(fā)。作為最稚嫩的第三方“奇點”也在今天重新更新上架,也是難能可貴,Weico 真的是任重而道遠。當然了,若你想能在第三方中體驗到最接近原生客戶端的體驗的話,相信 Weico Pro 4 將是你的不二之選。
在如今競爭十分激烈的微博第三方 APP 中,從最初的老字輩的第三方走了之后;在第二批,著名的 Weico 和 Moke 成功的得到眾多用戶的喜愛;作為第三批的典型代表 VVebo 也是在經(jīng)歷了被新浪小封殺之后仍然堅強地活著(部分功能在最新版中被閹割)。而當 VVebo 正在充血復活時,另一新晉代表 “奇點” (Jī Diǎn)的發(fā)布不禁讓用戶眼前一亮,大贊其開發(fā)勇氣和決心。
一句話概括“奇點”,按開發(fā)者@圖拉鼎的說法:”在開發(fā)的這段時間里,很多人問過我你的這款客戶端有什么特色……我只能用 「沒有特色就是它最大的特色」 這樣的話來回復?!?/p>
“奇點”的極其精簡風格幾乎讓用戶的上手難度為“0”。整個界面風格為純白色配毛玻璃修飾,相對比官方微博客戶端,立即會給用戶以一種清新無雜的印象。
底欄的四項:時間線,消息,收藏,個人。 編寫微博會始終存在前三項的右上角。
對于越來越注重內(nèi)容本身的用戶,界面能去除一切無關的要素,只顯示所關注的內(nèi)容本身對用戶一定是瀏覽上的享受。按其官方說法“干凈且簡潔,專注于信息本身”,“奇點”很貼心地坐到了這一點。而這里有一點要吐槽:不難發(fā)現(xiàn)界面上對有圖的微博只會顯示一張圖片,若是有多張圖片,則會在其第一張的圖片的右上角顯示此微博中包含的圖片張數(shù)。只有用戶點擊圖片后才會瀏覽到后續(xù)圖片,否則在正常瀏覽中只會看見第一張。這對與瀏覽速度較快或習慣于看圖片縮略圖的用戶來說會成為一件麻煩的事。
極其精簡的設計風格不僅是為了改善用戶體驗,其實還是有難隱之言的:由于開發(fā)者仍然在向微博開放平臺申請端口,所以現(xiàn)階段的客戶端功能仍然處于簡單,甚至簡陋的程度。所以,筆者就出現(xiàn)了剛剛上手后就發(fā)現(xiàn)所有功能都已嘗遍了,新鮮感的瞬間消失不禁讓筆者略感失望。
當然了,作為新晉的客戶端能有誠心去努力做到更好也是我看好其的原因之一。事實上,對于像第三方微博的客戶端開發(fā),每一位開發(fā)者都會有一種類似 APP 命運被別人(官方)掌握的感覺;同樣的,用戶也有類似的感覺,隨著“微博開放平臺”的越來越不開放,用戶能繼續(xù)享受優(yōu)質(zhì)第三方的可能性正在收到打擊。其實作為開發(fā)者的無奈,也許我們普通用戶并不了解,筆者從@圖拉鼎的微博中了解到:作為開發(fā)者的他也在一直努力向“微博開放平臺”申請更多端口,去為用戶提供更多功能。但是,“微博開放平臺”以無理的回應應付開發(fā)者的申請也不在少數(shù)。所以,也不難理解為什么“奇點”的功能除了最基礎的基本沒別的其他的了。但也不能小看其麻雀雖小,據(jù)筆者使用情況,其操作的流暢性還是值得肯定的:無論是在最基本的滑動瀏覽時的絲般順滑,還是在進行轉(zhuǎn)發(fā)評論等操作時也是絲毫不怠慢的。
自最新版(version 1.2)發(fā)布后,在設置終于多出來一個選項:默認轉(zhuǎn)發(fā)文本。顧名思義,此功能就是可設置轉(zhuǎn)發(fā)微博時的默認文本。正常情況下,轉(zhuǎn)發(fā)微博時若不添加評論,則會顯示“轉(zhuǎn)發(fā)微博”的字樣。這對于習慣于在轉(zhuǎn)發(fā)時不添加評論的用戶或懶于每次都添加評論的轉(zhuǎn)發(fā)的人來說,能設置一個默認轉(zhuǎn)發(fā)文本無疑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注意,這里的文本既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 emoji 或是僅僅標點符號等等。
另一個特色功能與上者同理,或是說異曲同工之妙。在微博編寫界面里有一個“快速回復功能”,所以不論用戶是在編寫新微博還是在轉(zhuǎn)發(fā)和評論中都能使用此功能。
以上兩個功能可以說是開發(fā)者的原創(chuàng)產(chǎn)品,從此可以看出開發(fā)者還是用心為用戶考慮的,盡量帶來更多的便利,當然是官方微博沒有的。
也許總會出現(xiàn)生不逢時的情形,在2015年愚人節(jié)之后,“奇點”的用戶就頻頻反應在刷微博時總會出現(xiàn)類似“錯誤提示”的警告,結(jié)果導致的是部分較早的微博無法刷出或是會當一天之內(nèi)刷新頻率過高時就無法再刷新出新微博了。還有無法讀取完整轉(zhuǎn)發(fā)和評論等嚴重的可用性問題,這些都帶來了用戶的不少抱怨。其實始作俑者仍是新浪微博官方,就在愚人節(jié)前后,微博開放平臺的最新升級是這一系列問題的本質(zhì)原因。按常理,升級應該會帶來積極有利的特性,但不僅讓用戶失望,更讓眾開發(fā)者失望的事是其加強了端口開放的限制。就筆者不完全了解,微博開放平臺對用戶量小于20萬的第三方客戶端限制了每天的用戶刷新次數(shù),所以就可以解釋上述問題了。而開發(fā)者也受此影響將“奇點”臨時下架了,不過最新消息是:“奇點”將會以 version 1.3 和上調(diào)價格至 18 元的姿態(tài)重新上架。
當筆者從開始使用第三方微博客戶端開始,先是 VVebo,后是 Moke,然后到現(xiàn)在的奇點,在這時長僅幾個月的體驗中,我漸漸開始明白開發(fā)者的不宜與辛酸。正如 4 月初的“微博開放平臺”的最新升級,相信抱怨的不止是用戶,最苦惱的仍是這些第三方的獨立開發(fā)者。每一家公司都是追求利益的,但對比微博與 twitter,第三方端口開放的力度完全不一樣,雖不說 twitter 以后對端口的限制會是怎樣,但新浪的做法已經(jīng)讓第三方越來越“氣喘吁吁”了。對于微博的端口開放問題本人有在知乎上討論過,有興趣的讀者可點擊打開。
]]>差不多我在其他客戶端需要的功能在咯咯噠身上都能找到,只是不能進行好友私信與分組稍顯遺憾,最讓人稱贊的是它帶有聲音提醒的消息推送系統(tǒng),非???。 發(fā)布文章支持上傳圖片,表情,直接輸入@ at好友
點擊微博用戶頭像可見一個彈出框,左邊兩個可以將咯咯噠變形為2種窗口模式,一個是客戶端尺寸,即豎長方形,一個是全屏Web App模式:
其他特點包括記憶閱讀位置,多賬戶管理,界面UI元素自定義等。
]]>使用方法:
綁定微博帳號
設定發(fā)送微博時要帶入的關鍵詞
啟動WeiCamera
當你發(fā)送一條帶有“關鍵詞”的新微博時,WeiCamera會自動為你拍下照片。
具體使用事項:
第一步:“綁定微博”
綁定后會顯示“微博昵稱”和“過期時間”,由于微博API限制,綁定的帳號在一定時間后會自動過期,過期后程序即會停止。如果需要長時間開啟程序,請注意“過期時間”,可以“取消綁定”后重新“綁定微博”。
第二步:設置 “關鍵詞” 用于啟動mac攝像頭拍照,如果設置為“photo”,則發(fā)一條內(nèi)容為“photo”的微博就會啟動攝像頭拍照。 “照片保存到” 拍攝的照片保存的位置。 “發(fā)照片微博” 選中后就會將拍攝的照片發(fā)一條照片微博。
注意:由于微博API限制,無法發(fā)送私密照片微博,可以使用Dropbox等網(wǎng)盤實現(xiàn)在私密的情況下隨時查看照片
第三步:啟動 啟動后就可以在你的其它電腦、手機等移動設備上發(fā)“關鍵詞”微博,WeiCamera掃描到這條微博后就會自動啟動攝像頭拍照。會有一定延遲,不超過1分鐘。 注意:Free版啟動后半小時會自動停止
]]>新浪官方遲遲不開發(fā)微博Mac客戶端,讓Mac用戶未免有些失落,幸好我們還有偉大的國人開發(fā)者,才有得用上第三方客戶端,這一次玩兒法就來介紹六個最常見的第三方新浪微博Mac客戶端,三個收費,四個免費,分別是Mint,Miao,Macbo,Weibo for Mac(非官方),WeiLark,Weibr,Woob。
Mint 是Mac平臺上較早出現(xiàn)的weibo客戶端,運行穩(wěn)定且流暢,需要Mac OS X 10.6以上版本支持,支持 Lion 全屏模式,最重要的是Mint是免費的。
Miao出道沒有Mint早,但是不論是功能還是設計都應該是今天介紹的六款客戶端中最優(yōu)秀的,它是原生Cocoa程序,基于CoreAnimation和Quartz繪制技術建立,以下是Miao12個功能特性:
支持多賬戶登錄
Retina屏顯示效果
支持收藏微博到Evernote,Dropbox,F(xiàn)inder,E-mail
?多套表情字符
支持@用戶時,自動加載列表
過濾搜索
支持圖片拖動
全功能發(fā)送
草稿保存
彈出式用戶信息
全屏瀏覽
12.?自動檢測好友名字是否發(fā)生改變并修正
Weibo for Mac?也是問世比較早的新浪微博Mac客戶端,設計簡潔,但功能上有些乏善可陳,而且作者已經(jīng)停止更新。[下載]
WeiLark是玩兒法曾推薦過的,它是Mac App Store上第一個上架的新浪微博客戶端,只是由于競爭激烈,這款應用并沒有打出什么相應。@?Mac App St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