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教程:怎樣用好Mac的快捷鍵[前傳]

前言

如果你要問我Mac有什么地方吸引人,除了外形精美,系統(tǒng)易用,安全等理由之外,我還會告訴你她所提供的快捷鍵玩法是這個世界上最豐富的,快捷鍵的意義上就是用修飾鍵配合其他字符鍵、特殊鍵對OS X系統(tǒng)或第三方程序上的功能或服務進行調(diào)用,以達到節(jié)省時間和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本次文章我打算分三個部分來share,在我正式為大家推薦一些好玩的快捷鍵技巧之前我想先和新手,老鳥們一起聊聊蘋果鍵盤設計的歷史,我覺得這會對我們使用快捷鍵有一個產(chǎn)品層面上的全面認識,我不是硬件專家也不是Mac達人,僅僅是根據(jù)網(wǎng)絡上現(xiàn)存的一些歷史資料進行整理而總結(jié)出這些事實,希望能對各位有一些幫助,如內(nèi)容上存在紕漏還請您在評論區(qū)內(nèi)給予指正。

蘋果鍵盤的發(fā)展歷史

大家都知道,蘋果的創(chuàng)始產(chǎn)品Apple I僅僅是一個電路板,并沒有設計自己的輸入設備,直到Apple II,真正的Apple鍵盤才孕育而生,第一代蘋果鍵盤設計只有52個鍵位,巧克力灰鍵帽配白色字符,Apple II,II+ 都采用這種鍵盤

后續(xù)的Apple III還添加了數(shù)字小鍵盤,鍵位達到了74個。

1983年, 新的 Apple IIe 和 Apple III+ 推出了米黃色鍵盤,鍵帽上的字符字體變小,顏色變?yōu)楹谏?/p>

同一年蘋果的第一代獨立鍵盤伴隨Lisa問世,集成數(shù)字鍵盤,鍵帽改為明亮的灰褐色,使用TRS接口連接主機,同時還提供了獨立版的數(shù)字鍵盤供用戶選購。

1986年,自Macintosh Plus發(fā)布后,蘋果的鍵盤設計風格逐漸固定下來,不過鍵盤的顏色最后還是被經(jīng)典的雪白色設計方案所替代

從1986年一直到1998年中期,所有蘋果鍵盤均采用銀灰色設計,并采用Apple Desktop Bus (ADB) 接口,為了對抗IMB系PC,蘋果在90年代設計了大量全功能鍵盤來應對競爭。這種ADB鍵盤最多只能與其他采用此接口的設備連接,比如Sun, Next, HP, Sony以及一些信用卡POS機(vice-versa)。在Power Macintosh G3后,ADB退出歷史舞臺,走入了博物館。但后續(xù)的筆記本產(chǎn)品里主機和內(nèi)置鍵盤之間依然采用ADB連接協(xié)議,這種設計直到Powerbook問世后才徹底放棄。

ADB接口:

1998年10月 iMac 問世,蘋果鍵盤也改為透明彩色外殼設計,而最重要的還是接口方式改為了USB。

蘋果的USB鍵盤能與Windows PC兼容,前提是要使用一些鍵盤功能換位軟件,在這里簡單說一下蘋果修飾鍵與Win上的功能鍵之間的功能對應關(guān)系:

  1. Command = Windows,不過我個人覺得這兩個鍵不是一個級別的,只有Win Ctrl鍵才能與CMD媲美。

  2. Option = Alt

  3. Help = Insert

  4. Clear = Num Lock

評論 2 條
  • Elijah

    下一篇在哪?。?/p>

    2014-06-17 14:48 回復

  • KatyCC

    期待下一篇??!

    2014-06-10 13:56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