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訪談錄:當玩兒法遇到ibuick

W:國內的Mac市場與國外相比還遠不夠成熟,除了程序員,設計師等一些專業(yè)人員之外,許多人購買Mac后會安裝Windows,您覺得Mac和她的OS X能否在中國真正普及?

B:買來 Mac 裝 Windows 的其實有各種情況。有很多人完全是喜愛 Mac 高質量的做工和漂亮的外形。有些人則是沒有辦法,他們所要使用的行業(yè)軟件只有 Windows 版本。我個人感覺,這幾年其實 OS X 在用戶中的接受程度越來越高。很多國內的軟件開發(fā)商也相應推出了 OS X 版本的軟件 (質量不予置評)。OS X 還是在國內大有可為的,特別是在高校等教育行業(yè)。但說道普及還遠遠不夠,畢竟在國內來說,Mac 的價格還是高高在上,OS X 被人們所廣泛接受還需要時間。

W:今年WWDC您對蘋果的新品有何期望?對傳聞中的iWatch和大屏iPhone的看法是?

B:WWDC 這是一個開發(fā)者大會,所謂新品也就是順手發(fā)布而已。所以我對認為 WWDC 是新品發(fā)布會的人不屑一顧。說到期望,我其實沒什么太大期望,畢竟出什么就買什么好了。

iWatch 這種東西出不出我覺得問題不大,畢竟我自己從來也沒有帶表的習慣,至于大屏幕 iPhone,我覺得還好啦,只要能夠輕松放進仔褲褲兜我都能接受。至于 WWDC 本身,我希望 OS X 的新版本能夠有消息,Cocoa 的 API 進一步升級,我希望能夠帶來更多的開發(fā)可能。

W:近期傳聞未來的OS X 10.10產(chǎn)品形態(tài)將偏向iOS的扁平化風格,您認為OS X未來的發(fā)展態(tài)勢是什么?

B:其實 OS X 10.10 的 Alpha 版本很早就出來了,扁平化么,這是一定的。當然,Alpha 版本的系統(tǒng)你不能指望它跟最終發(fā)布的系統(tǒng)一模一樣。這么說吧,從 Alpha 來看,扁平是有了,而且很多視覺上的效果你也在 iOS 上能夠見到。我無法跟各位形容那個 Alpha 到底是個什么樣子,但是我建議你們去看看這個網(wǎng)站的風格 http://beamer-app.com ,多了我也不知道。當然最終出來的東西還是不是那個樣子,我也不保證。OS X 未來的發(fā)展態(tài)勢,我覺得就是和 iOS 最終達到融合。當然,短時期內不可能。畢竟以鼠標和鍵盤為主要輸入設備的系統(tǒng)還是比以觸摸為主的系統(tǒng)效率更高。特別對于程序員來說,終端什么的是必須的。所以我認為短時間內,OS X 和 iOS 只會在 UI 層面和數(shù)據(jù)層面能夠無縫結合,但是系統(tǒng)層面還需要很長時間。

W:一臺蘋果設備能在您手中留多久?您認為迄今為止最經(jīng)典的一款Mac設備是什么?

B:一般來說,一臺設備在我手中的壽命也就是一年。不過,有些本身壽命就長的產(chǎn)品除外,比如 Mac Pro 或 顯示器。 我認為設計最好的,以前是 iMac G4,也就是我們熟悉的臺燈?,F(xiàn)在么,我覺得最好的設計就是 Mac Pro (包括它的前身,Power Mac G4 Cube)。iMac G4 在當時是有著最高的工業(yè)設計水準,外形溫潤圓滑,是非常感性的一件作品,也是我認為很長時間以來唯一能夠擺上臺面當裝飾的電腦產(chǎn)品。2013 Mac Pro 在秉承了最高設計、制造水準的前提下反其道行之,外形冷峻而充滿科技感。

ibuick3.jpeg” alt=”” />

這是ibuick的MacDesk,發(fā)現(xiàn)里面跳躍中的菊總了嗎?你們有誰知道他的貓為什么叫“菊總”嗎?^_^

W:許多用戶面對英文軟件望而卻步,能否給那些愿意提高英語能力的朋友一些方法和建議呢?

B:英文這個東西,很重要啊。我在 Podcast,weibo 上都曾多次表達這個觀點。我并不是說你能流利的交流,我覺得你起碼應該能夠看懂日常用語。另外,計算機相關英文單詞量并不大,而且日常用的就那么些,并不多也并不難,稍稍下點功夫不難學會的。我覺得,應該先從將系統(tǒng)默認語言切換到英文開始。因為操作你都熟悉了,所以你可以很快學到一些英文單詞。

我對于很多朋友有一個建議,想學點英文最好的辦法是閱讀你感興趣的題材或內容的英文文獻。比如你對 Mac 感興趣,就多多訂閱一些國外的站點 RSS。一上來的話你可能很難讀懂,或者讀起來很吃力,但是只要你堅持,不久以后你會發(fā)現(xiàn)那些文章很好明白。然后你可以去看一些美劇,最好是生活相關的,這樣也能快速的提高英文聽說能力,并且整個過程不會太枯燥。說白了甭管學習什么語言,就是逼著自己多看,多用這些語言。

評論 2 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