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經常愛聽音樂的朋友有沒有覺得?Apple Music 音質聽起來比網易云音樂的無損版本還有好呢,從音質和高低音的表現(xiàn)蘋果都要完爆國內的任何一家云音樂服務,我們在知乎看到一位網友的深刻剖析覺得非常有參考價值,所以轉載過來供大家了解。
從理論上來講,AAC 格式與 MP3 格式雖然同為有損壓縮,但是 AAC 格式的音質大幅度優(yōu)于同碼率的 MP3,蘋果認為 256 的 AAC 就與通常的無損格式音質十分接近了。
對正常人來說,你想分辨高碼率有損格式與無損格式之間的區(qū)別,需要在較好的回放設備上,以較大的音量的進行對比聆聽。
以上是一些基本事實,以下是正文內容。
通常來說,數(shù)字時代一張專輯的制作過程是這樣的:原始素材 – 混音師混音 – 母帶制作 – CD。然后普通人拿到 CD 之后,可能會將 CD 抓軌變成無損格式的 FLAC 存到電腦里。當然由于十幾年前各種存儲設備容量有限,更多的人可能會選擇將無損格式再壓縮一下,變成 256K 甚至 128K 的 MP3。然后這些有損的、無損的音樂就開始在各個論壇和 BT 站里流通,被更多的人聽到。
這基本上是 2000 年以后數(shù)字音樂的基本狀況,但是這里有兩個比較糟糕的地方,一是 CD 發(fā)行之后可能有人會盜版,比如說我可以直接把 CD 轉錄一下,然后簡單處理一下打亂一下歌曲順序,調整一下響度或者再做點其他什么處理,冠以“十大天王流行串燒”的名頭賣出去;二是為了裝逼或者拿到論壇積分,有些人可能會故意把有損格式的音樂升頻一下,偽裝成無損格式傳到論壇上。
所以這樣搞來搞去,沒人能保證自己在網上搞到的資源就一定是“真無損”。
你以為你這是個 320K 的 MP3,但其實是某盜版商搞出來的金曲串燒,被人抓軌后壓縮成 256K MP3 然后又被一個騙積分的家伙升頻成了假無損,最后被你的同學下載到本地電腦里,由于他的 MP3 不支持無損格式,所以他轉成了 320K 的 MP3,又被你拷了過來。
你算算這得有多亂……
當時來講,國內首屈一指的音樂龍頭不是什么酷狗,酷我,而是千千靜聽和百度音樂。前者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播放器,后者是中國最大的 MP3 搜索聚合引擎,想要什么直接搜,搜完了直接下,一分錢都不用花。除了你下下來的東西鬼都不知道是怎么被搞出來的以外,一切都很美好。
當然,這種問題不是國內所獨有的,外國人民一樣玩得很溜。所以到了 2002 年,幾乎所有唱片公司都在為一件事發(fā)愁,那就是怎么同非法下載的那幫孫子做斗爭。一些人已經意識到了一個新時代的來臨,那就是 CD 本質上是數(shù)字音樂,既然是數(shù)字音樂,那么使用 CD 作為載體和使用硬盤作為載體就并沒有什么本質上的不同,考慮到當時個人電腦市場和寬帶網絡正在迅速地發(fā)展,那么盜版下載遲早會毀掉 CD。
由于早期唱片公司過于將精力集中在防止盜版音樂上,導致他們在數(shù)字時代開發(fā)出了一系列的失敗產品,索尼與環(huán)球聯(lián)手推出了 Pressplay,而百代和時代華納則搞出來了一個 MusicNet,這兩個音樂平臺最終由于過于反人類而被《計算機世界》雜志列入了“歷史上最差的 25 款科技產品“,并列第九,最后焦頭爛額的唱片公司們終于找到了自己的救星:喬布斯。
作為一個狂熱的燒友,喬布斯搞出來了當時最貼近用戶需求的播放器 IPOD,而蘋果公司也恰好在 2002 年由于自己在錄音工程方面的貢獻而斬獲了格萊美獎。喬布斯向這些唱片公司提出了一個十分具有誘惑力的構想:蘋果將打造一個封閉的音樂生態(tài)體系,并為用戶提供正版音樂下載,用戶可以在 itunes 商店以 99 美分的價格下載任意單曲,而不用一次購買整張專輯。作為回報,這 99 美分里有 70 美分是唱片公司的,9 美分是版權所有者的,20 美分是蘋果的。在經過激烈爭論之后,最終唱片公司向喬布斯屈服了,他們同意按照喬布斯的點子來試試看。
但是喬布斯明白,想要干掉盜版網站,itunes 必須為音樂愛好者們提供一個更有說服力的理由——支持正版這種道義上的借口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從 itunes 商店建立之初,蘋果就運用了自己在技術和關系上的優(yōu)勢,讓唱片公司們拿出了自己珍藏的 CD 母帶,蘋果將這些母帶直接轉錄成了 AAC。
The iTunes catalog was initially offered in 2003 as 128 kbps AAC files, many of which were encoded from original CD masters. They sounded great—in fact, these downloads led the industry in sound quality. More than 100 million songs were sold in this format in a little over a year, changing the landscape of legal digital music forever.
2003 年 4 月,喬布斯終于從自己的褲兜里掏出來了 iTunes 商店。在發(fā)布會上他大肆抨擊了當時盜版下載網站上的劣質音樂,并聲稱 iTunes 商店里的音樂有著更好的音質、更完善的信息、更便捷的搜索服務,甚至還有封面和試聽功能(確實如此)。而在 iTunes 商店大獲成功之后,蘋果更進一步的提出了 Mastered for iTunes,直接為音樂制作人提供了從母帶制作到音樂發(fā)布的一條龍服務。(今年 8 月份這個協(xié)議已經升級到了 Apple Digital Masters)可以說從 Apple Music 誕生的第一天開始,它在音質方面就有傲視同儕的資本。2011 年,喬布斯由于“iPod 和網絡音樂銷售商店 iTunes 使音樂界以及音樂發(fā)行和銷售方式發(fā)生了革命性變化”而被追授格萊美獎。
而彼時國內的盜版資源依然還在泛濫,2006 年,百度把千千靜聽收購了,后來更是開始嘗試直接進行在線播放——資源哪來的無所謂,反正不耽誤你聽個響就是了。而后來的各種播放器開始有樣學樣,直接搞資源聚合,搞 P2P,用戶們聽著免費的音樂,誰在乎這資源到底是哪來的呢?
然而唱片公司們不會永遠坐視不管。從百度 MP3 時代開始,相關的各種訴訟就沒停過。不過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大家后來還是琢磨出了一個變通的法子:我讓用戶上傳資源不就得了么!用戶上傳,跟我沒關系,然后大家分享,還不是一樣么?
恰逢 2013 年中國網盤大戰(zhàn),于是用戶上傳開始如火如荼地搞起來了。這年 4 月,網易云憑空出世;7 月阿里全資收購了蝦米。大家開始為了資源大打出手,江湖傳言有新成立的平臺直接從別的平臺上扒歌單、扒曲庫、扒資源。而網易云為了突圍,選擇了一條與眾不同的破冰之路,那就是主打歌單推薦和評論區(qū),而不是將精力集中到版權資源上。
這種方式為網易云提供了巨大的用戶黏性,在 2017 年,網易云的口碑在知乎上是難以想象的好。我曾經在一個回答下面說過這事,批判了一下網易云的假無損跟曲庫問題——并指出這是一個音樂流媒體 APP 的核心。結果一票人跳出來,說核心個 P,評論區(qū)才是本體,老子就是來看評論的,假無損怎么了,曲庫少怎么了,將我怒斥,并有人私信要求我刪回答。
所以講到這兒,你大概就能理解為什么 Apple Music 的音質可能會超越網易云音樂了(實際上 Apple Music 的音質從總體上來說可能會超越國內任何一個流媒體音樂 APP)。因為 Apple Music 上一首典型的曲子是這樣被搞出來的:
母帶 – 轉錄 AAC
而國內一般流媒體平臺上一首典型的曲子是這樣被搞出來的:
不明來源的 CD – 抓軌 – 壓縮 – 十八手流通 – 升頻 – 被用戶傳到平臺上
這要是音質能一樣就有鬼了。實際上,國內音樂流媒體 APP 到現(xiàn)在為止,依然在內容方面有很大的短板,這不是網易云一家的問題,也不是一個短時間內能被解決的問題。在相當一段時期里,付費用戶可以選擇更高音質都是流媒體類 APP 主打的賣點之一,因此各個平臺都會費盡心力去找相關的無損資源——而這資源到底是怎么來的、質量如何,并不是關鍵,大量的假無損就這樣有意無意的被傳到了服務器上。況且這兩年版權已經成為了各個平臺戰(zhàn)略的核心,能不能聽到自己想要的,比聽的是真無損還是假無損重要多了,這就導致了網易云更沒有足夠動力對自己服務器上的資源進行認真鑒別了。
考慮到網易云音樂目前的困境,我個人認為在可預見的未來里,改善音質、干掉假無損依然不是網易云的工作重心。Apple Music 音質超過網易云無損的情況還將持續(xù)很久。
本文轉載自《知乎日報》
路人甲
作者說的很對啊,一個作音樂的app,然后主打評論,不是很可笑嗎?干什么先把本職干好,再干別的才是王道吧?別和我說xx特色。
2020-03-24 21:28
一般不鬧心
還真是難得遇到明白人。
2020-04-17 20:15
路人乙
最煩的是現(xiàn)在還加了一些亂七八糟的功能進去了,聽歌也不讓人省心
2020-07-03 14:21
notT
不明來源的 CD – 抓軌 – 壓縮 – 十八手流通 – 升頻 – 被用戶傳到平臺上 這一條過于偏激了。事實上現(xiàn)如今的互聯(lián)網音樂的版權之爭 筆者是一點都沒關注嗎?都 2019 了還在說這些,所謂 apple music 比國內所有流媒體音質好和真假無損的說法不免有嘩眾取寵之嫌
2020-02-17 15:57
StevenRCEN
事實上確實這樣,即使是有了版權的專輯,下載下來也常常是參差不齊,連 tag 都是亂的。雖然情況有所好轉,比如蝦米推出新音樂格式,參考 iTunes 的路,但是曲庫數(shù)量遠遠不夠。國內平臺除非真是 CD 抓得無損,音質差距明顯。
2020-03-15 10:37